中文 / English 距開幕僅剩
2025526日-528
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
搜索

行業(yè)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媒體中心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新聞 > 思考丨農貿市場建筑改造刻不容緩

思考丨農貿市場建筑改造刻不容緩

來源:

沒有人能想到,2020年竟是以一場瘟疫席卷的形式拉開序幕,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作為病毒的起源地之一,實在難辭其咎。從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市井之地,到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疫源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僅用了不到兩個月。


在精致華麗的生鮮連鎖旗艦店(盒馬鮮生、每日U鮮等)誕生前,百姓的口糧離不開接地氣的菜市場,也就是我國的傳統(tǒng)型農貿市場。即使在生鮮旗艦店普及的今日,農貿市場依舊是性價比最高的采購場所。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至2018年北京、上海、廣州現有的農貿市場數量分別是750家、1000家、500家,當年銷售額分別達到600億、750億、550億元。但在一線城市中,農貿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的比例仍不足一半,進行智慧化改造的農貿市場數量更是屈指可數,弱電/排水改造、照明設計、色彩搭配、智能元素及環(huán)保選材是目前農貿改造設計所普遍遇到的瓶頸和痛點。在全國范圍內,需要進行標準化改造的農貿市場的數量更是占到現有市場總量的60%以上,在一二線城市中有近50%的市場急需進行智慧化改造以適應今后的經濟發(fā)展進程。

由此可見傳統(tǒng)農貿市場的改造迫在眉睫,下面為大家精選了幾個農貿市場改造案例,以供參考。


上海永年菜場,上海



裸筑更新建筑事務所

永年路,是上海的一條老馬路。永年菜場,是上海的一座老菜場。鄰里之間的這條路和這座菜場落下了歲月印記,四十年來,他們依舊保持著這種生活節(jié)奏。只是今非昔比,對門馬路開始拆遷,一街之隔的菜場,走上了更新之路。

▲ 永年菜場原貌 

▲ 原菜場正門入口狹窄,門頭低矮,空間局促易造成擁擠

▲ 原菜場店鋪攤位搭建隨意,破舊凌亂


在設計思路上設計師們歸納羅列了四個可以謹慎改造的設計點以及一條貫穿的設計主線: 外店招,內店招,入口場所營造,空間主材質以及“城市鄉(xiāng)野”為主線的空間敘事。



這里使用了“謹慎”這個詞語,也是這次改造中設計師們對民生項目“敬畏”的態(tài)度,因為設計師們很多時候會過度追求“精致的煙火氣”,但這份“過度設計”可能會“嚇”到居民,或者產生了莫名其妙的“距離感”,從而再也不進去了。所以民生項目的“生態(tài)”是十分脆弱的,設計師不僅要改造好,更要保護好這種“生態(tài)和關系”。

“白方磚”作為符合自潔,衛(wèi)生,經濟以及菜場規(guī)范要求的代表,是一種業(yè)主普遍認可的立面鋪裝材料。但設計師還是在磚的縫隙上做了設計:將原本的黑灰縫改編成為橙色縫,當每一條橙色縫隱在空間中但又發(fā)揮著其“鼓舞人心”的能量之后,整體空間一下子從黑白色的沉悶,轉向“視覺跳動”,但由于是縫隙的細微,并不會影響整體空間的潔凈與明亮。

10.jpg



俠父村農貿市場,紹興



本構建筑事務所

該項目位于店口鎮(zhèn)俠父村,原來的農貿市場由村政府出資建造,總建筑占地800平米,建于2003年。這里是村民每天生活的起點,交易和交流的場所。每天清晨五點至八點,村民便會聚集在此,買賣農作物和牲畜,交換貨品。農貿市場也是全村最大、最重要的公共建筑。


在設計上,設計團隊僅做了兩個改動。第一,以連續(xù)折板的屋頂形式,打破了原先坡屋頂大跨度鋼結構建筑的線性空間布局,為農貿市場提供了一個沒有方向性的屋頂。農貿市場原有的建筑邊界感被打消了,呈現出歡迎村民從各個方向進入的姿態(tài)。折屋面的設計不僅能提供基礎遮陽環(huán)境,還使得光線得以從屋檐側面進入,大幅提升了屋檐下的采光條件。

第二,設計團隊改變了鋪口的形式,將販賣空間調整為回字形圍合式,將賣家和買家的領域做了清晰的劃分,使得二者涇渭分明。賣家的東西,譬如電動車、貨物,可以安全地堆放在回字圍合的內部;而留給買家的空間則有了更多橫向穿行的可能。

第三,因為有了空間的歸屬感,賣家也有了“自掃門前雪”的意識,自發(fā)地維護起圍合內的空間;市場管理者只需維護好圍合外的路面。市場的運營在這樣一種村落的內部秩序中悄然展開。


紅石板農貿市場,杭州



改造總顧問(陳耀光、王煒民)

大咖聯(lián)手(謝天、朱曉鳴、林森、陳飛波、楊春蕾、徐梁、鄔逸冬、史新華、楊鈞、梅數植等)

紅石板農貿市場占地約500平方米,僅一層,共有家禽肉類區(qū)、河鮮海鮮區(qū)、蔬菜區(qū)等各色攤位12個。布滿泥巴的地面、狹窄的小道、臭哄哄的氣味、嘈雜的叫賣聲和砍價聲……你能想象的所有原始農貿市場的缺點,它都有!

改造后的紅石板農貿市場交通流線四通八達延伸向菜場的各個區(qū)域。市場內的竹制燈籠、暈黃燈光、仿古攤鋪、手寫書法招牌,讓人仿佛走進老杭州市井小弄堂。

改建后的市場不僅擁有“降溫”設施,空間布局、通風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等方面都做了硬件提升。為了解決污水排放的問題,河鮮和肉鋪攤位增設了可隨時沖洗殘留血漬的水龍頭和排水系統(tǒng)。就連儲藏雞鴨鋪凍肉的保鮮冷柜,也特別采用了定制的全玻璃籠罩。

在紅石板菜場擺攤12年的謝師傅說道,這里沒有改造前,有些雜亂,不管是自己賣菜還是街坊來買菜,體驗都不好。現在改造好后,自己賣菜的心情變好了,年輕人也開始愿意來買菜了,感覺菜場越來越生機勃勃了。


勝利市場臨時安置點,河南濮陽



羅宇杰工作室

原勝利市場位于城市發(fā)展最早的區(qū)域之一,歷經了好幾十年,滿足當時人們基本生活需要的老市場現在慢慢成為臟、亂、差和交通擁堵的境況,城市更新也迫切需要對市場所在的老舊片區(qū)進行改造。然而各項拆、改、再建設的工作及流程時間將比較漫長。

在老市場路對面,有一處閑置空地待開發(fā),可被臨時租用,地塊與老市場緊鄰,給商戶騰挪和市民采購帶來便利。老市場緊鄰城市主干道,建設初期并沒有考慮到現今機動車輛的普及,經常在路口出現擁堵。臨時用地依據城市道路退界,正好預留出停車區(qū)。經過退界后的用地平面,呈“方形”。由于新用地規(guī)模遠小于老市場,建設平面布局采用占滿原則。

有三部分必須增加的建造:封閉式店鋪和開放式貨架、入口雨棚。

封閉式店鋪選擇三面圍合環(huán)外墻設置,減少了一個墻面的封閉,結合外立面主結構桿件的構造模數,每個鋪房為4米*4米的開間和進深,封閉店鋪售賣的多是干貨、熟食、香料等相對大規(guī)模的店,一店一名,鋪門采用的是卷簾門,卷簾門的上檐口有突出卷軸,通過角鋼和木板格柵進行遮蔽防護,并貫通各店做統(tǒng)一高度尺寸的標識招牌。

▼照明設計

▼入口雨棚,兼具遮陽功效

增加建造選取低價而易得的材料:普通木材、輕型鋼材、水泥板、成品角鋼、陽光板,這些材料既方便安裝,也利于建造。通過主動的材料控制,將具有自然感、暖色的木材設置于底部的開放貨架、中部的封閉店鋪檐口、上部的結構柱傘架,梳理了空間、歸納和強化了辨識,營造出場所的秩序。







以上分享了四個改造案例,總而言之老舊農貿市場/農貿市場的改造重點不應是設計當道,而應是民生所向,長期以來農貿市場改造工程的啟動經常面臨以下痛點:

扶持資金過少

農貿市場作為城市公共配套設施,是建設文明城市的內在要求,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樂于投入資金支持改造,故而城市農貿市場隨著城市的發(fā)展不斷發(fā)展;反而部分鄉(xiāng)鎮(zhèn)農貿市場由于檔次低、運營差,提升困難,投入成本高而變得越來越“雪上加霜”。

產權問題突出

早期的鄉(xiāng)鎮(zhèn)農貿市場多是自發(fā)形成的,未經過政府規(guī)劃和布點,多由開發(fā)商建設而成。不同于政府參與管理的城市農貿市場可以取得長期的良好發(fā)展,開發(fā)商只求快速回籠資金,造成了鄉(xiāng)鎮(zhèn)農貿市場店鋪和攤位產權較亂,很難做到統(tǒng)一運營管理,改造阻力較大。

自產自銷難管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中可耕地急劇減少,城市農貿市場中自產自銷攤位占比很小,但是鄉(xiāng)鎮(zhèn)農貿市場中自產自銷卻是主力型業(yè)態(tài)。由于自產自銷攤位租金基本日結,沒有固定商販,管理難度大,易造成環(huán)境衛(wèi)生上臟亂差,食品安全上無保障,缺斤少兩現象更是頻發(fā),成為市場管理的難點。

消防問題嚴重

鄉(xiāng)鎮(zhèn)農貿市場多是在圍合式居民樓內搭建的鋼棚,導致消防車不能進入,一旦著火后果不堪設想。而且市場內基本沒有消防設施,未滿足消防法規(guī)范要求。按最新的消防法,滿足不了消防規(guī)范的市場只能拆除重建,這就給鄉(xiāng)鎮(zhèn)農貿市場的改造帶來契機。

可喜的是,近年來針對農貿市場的改造已普遍上升至地方政府的民生改善項目,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浙江:《關于浙江省鄉(xiāng)村星級農貿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底全省鄉(xiāng)村農貿市場全部建成星級農貿市場"。

江蘇:《江蘇省政府2020年工作報告》,提出"全年改造升級100家農貿市場"。

上海:《2019年市政府要完成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項目》,提出“新建500家社區(qū)智慧微菜場”。

……


相信在決勝小康的關鍵年,政府會投入更多精力和資金支持,農貿市場標準化智能化改造勢在必行!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建筑師、設計師針對民生改造項目,產生更多共鳴和系統(tǒng)化輸出。


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建筑建材系列展會